不同于人们对新冠危机下巴西对外贸易将承受巨大损害的预期,中国对巴西商品坚挺的进口需求与雷亚尔的大幅度贬值使得巴西出口免于近一步缩水。1月至6月,巴西对中国的出口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6%,达343.5亿美元,但同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额下降了15.2%。
巴克莱银行根据巴西经济部的数据归纳得出:2020年至今,巴西出口额累计下降了7.1%。尽管出口额下降,但却远低于经济学家们此前预计的更大降幅。
中国的进口需求增加使得其在巴西出口篮子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多——从2019年上半年的27%增长到2020年同期的34%,这同时也是2000年以来最高份额。2020年巴西贸易顺差至今累计达到223亿美元,其中向中国出口顺差达177亿美元,约占该国顺差总额的80%。
尽管博索纳洛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欠佳,但巴西的出口越来越依赖中国买家的胃口。从2001年到2019年,巴西对中国的销售占比从1.9%跃升至28.5%。受新冠危机影响,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3.8%——占巴西上半年出口总额(1017亿美元)的三分之一。而巴西对美国的销售占比从2001年的22.6%下降到9.9%;2001年上半年巴西对欧盟的出口占比达25.4%,而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15.4%。专家们表示,巴西对外贸易对中国越发依赖主要与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有关。
此外,最近新冠危机导致其他国家(尤其是南美国家)的进口需求下降,而巴西的原材料生产方面十分专业且缺乏行业竞争,这些都限制了出口的货物品类。例如,过去几十年中,巴西的农贸业表现良好。同时巴西田地的高生产率进一步加强了原材料的专业化,而中国经济加速增长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进口国。
2001年,中国是世界第六大进口国,但届时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不到出口总数的2%。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的14亿人口和城市化进程等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对大豆和肉类产品的需求很难有所下降。
危机效应
由于经济衰退,美国和南美邻国(巴西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的进口量有所减少。2020年上半年巴西对阿根廷的出口总额为37亿美元,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了28%,仅占巴西出口总量的3.6%,同时荷兰超过阿根廷,成为巴西的第三大出口销售国(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鉴于中国在巴西出口占比的不断增长,巴西对外贸易协会(AEB)主席表示,巴西与中国的商业关系中,二者“相互依赖”。他指出,巴西是大豆和肉类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些产品的全球供应均由巴西和美国主导。巴西还是铁矿石,石油和纸浆的大出口国,而中国在这些领域中对巴西的进口份额也很大。“如果世界需要更多的农产品,那么只有巴西才能提高产量,特别是大豆和肉类。”
如同巴西超市的食品销售受新冠危机影响最小一般,同样,巴西的食品出口仍然表现强劲。2020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