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30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巴西驻华大使保罗·瓦莱(H.E.Paulo Estivallet de Mesquita)在以“后疫情时代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全球流动”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非常感谢刘欣和全球化智库(CCG)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我要讲的问题是未来几年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和其他一些因素对全球化的影响。
巴西和中国有很多合作,最大的合作是在贸易方面,这一领域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冲击,但是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上升,巴西的出口在过去两年也在不断上涨。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度下降,减少了50%,但我们有信心FDI未来会增长。但是贸易会如何发展仍然是一个问题,我不清楚大宗商品贸易增加和价格上涨与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有多大关系,国际贸易的发展形势我们也不确定,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贸易紧张,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大宗商品交易上升对巴西有一些好处,但并不会带来真正的投资增长,现在的价格信号被扭曲了,不确定是会继续上升还是会有大幅波动。
至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我认为疫情开始之前中国和美国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与多边贸易精神不一致,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未来的发展。
我们希望多边贸易改革越早越好,虽然现在条件可能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考虑到全球经济的趋势,例如大的科技公司越来越多,大公司在技术标准、信息控制、市场垄断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我们所有人。
还有一点,中国进行多边贸易改革的时候总是比较保守,我认为这是有原因的,如果多边主义被削弱,中国会和大家一样遭受损失。
最后一点是全球出行和流动,这是非常重要的。CCG的国际青年领袖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但是,中国为了控制新冠疫情采取了一些临时限制出行和流动的措施,我希望这些临时措施未来不会影响中国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人员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