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在南美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州立大学(UERJ)、塞阿腊联邦大学(UFCE)和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PUC-Rio)近日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如果未能在专业指导下正确进行体育锻炼,那么社会隔离期间进行体育运动可能无法改善不良情绪,甚至还会使人们已经被新冠病毒危机和社会隔离打击过的情绪进一步恶化。


锻炼可能无法改善不良情绪


本次调查于3月31日至4月2日期间以在线形式进行,对全国各地592名居民进行了访问。所有受访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且已经进行了至少一周的社会隔离期。


UERJ认知与运动神经心理学实验室(LaNCE)协调员阿尔贝托·菲尔吉拉斯(Alberto Filgueiras)指出,研究结果与预期结论有很大出入,因为并没有证据证明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健康状况,然而这一结论已经在科学文献中被广泛报道。


菲尔吉拉斯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了很多有关有必要锻炼身体和保持身体活跃状态的报告。因此,我们假设身体状态保持活跃的人们比久坐人群的情绪更积极。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不一样。”


他认为,体育锻炼固然重要,但是简单的运动不一定能够改善隔离期的情绪状况。协调员说道:“人们认为运动会让自己感觉更好,有益于身心健康。然而我们的研究则显示,在社会隔离期间过多地增加运动量有可能损害心理健康。”


运动习惯大变可能有损身心健康


菲尔吉拉斯指出,在正常情况下,每周进行三至五天的轻度或中度体育锻炼能够极大地改善身心健康状况,但研究表明社会隔离期间突然改变运动习惯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恶化。


他解释道:“我们意识到,这些人的运动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人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但隔离期间则经常久坐不动。还有一些人则是平时基本不运动,但隔离期间每周七天均进行体育锻炼。任何剧烈的习惯变化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导致身心健康变得更糟。”


在另一方面,在调查过程中,平时久坐不动但隔离期间进行每周三至五天适度运动的人们称自己的健康状况已得到改善。


缺乏个性化专业指导或有损健康


调查还指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有越来越多的受访者使用应用软件和教程视频。据统计,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仅4%的受访者会使用这些资源,而隔离期间内该项比例迅速升至60%。菲尔吉拉斯强调,如果没有得到正确指导,使用这些资源进行体育运动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


他说道:“缺乏个人专业指导可能会导致身体疼痛、受伤甚至呼吸困难。这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在体育专业人士的陪同下进行锻炼,并根据个人需求接受个性化指导。按照大众化运动视频进行锻炼的人们感觉弊大于利。”


根据调查数据,疫情之前有27%的受访者进行户外锻炼,这一比例在隔离期间内下降至3%。据统计,大部分户外锻炼被力量训练(由疫情前的5.2%升至13.9%)和功能训练(由4.4%升至49.3%)所代替。

返回新闻列表
相关文章推荐
巴西达物流查询

中国——巴西全程实时轨迹跟踪

青岛忠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