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西经济价值报(Valor)报道,中美双方在昨日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遭到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质疑,热情的美国生产商希望从巴西重新夺回丢失的中国市场。但分析师认为,对于巴西的农业来说,其中的贸易损失实属有限,因为中美协议双方之间的协议存在很大漏洞,而且巴西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经济分析师伊科达(Vitor Ikeda)表示,预计巴西大豆的溢价将恢复到正常水平,今年上半年为每蒲式耳0.3至0.4美金,下半年为每蒲式耳0.6至0.8美金(蒲式耳=36.368735 升)。分析师称:在最近两年,巴西大豆的溢价涨到了1.0美元,在2018年时几乎达到2.0美金。
有关美国股市的状况,从受贸易战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价格可以看出,投资者们仍在继续观望,来确保中美双方协议的有效性。在芝加哥,交易量最高的大豆,价格下跌了1.4%,达到每蒲式耳9.28美金。在纽约,棉花的价格下跌了1.5%,达到每磅70.32美分。
无论如何,巴西必须面对减少向中国销售的情况。对于巴西资讯公司Safras & Mercado的分析师路易斯(Luiz Fernando Roque)来说,巴西的损失可能达到1000万至1500万吨之间的大豆交易。在贸易战期间,巴西向中国的大豆-出口量,曾从5400万吨增加到6000多万吨。他说:“我们将再次看到美国大豆加入市场竞争”。
然而,巴西大豆种植者协会(Aprosoja)认为,巴西不应该放弃中国市场。Aprosoja主席布拉斯(Bartholomeu Braz)表示:“我们的大豆更具有竞争力,因为物流便宜,产品的蛋白质占比更高,这是中国想要的产品”。
在农业领域,第一阶段的协定被认为难以执行。中国承诺会在未来的2年里,购买约320亿美金的美国农业产品,但对于如何执行这一约定,仍有很多疑问。
尽管金额巨大,但贸易协定远未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昨日承认,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将维持到签署“第二阶段”之前。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对这项协议保持积极态度。巴西资讯公司Cogo consulting的分析师科戈(Carlos Cogo)表示:“这对巴西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该协议没有任何用处,更像是一份谅解备忘录,拿来用在选举上的工具”。
科戈解释说,由于没有具体的购买量,协议不应该生效。“根据列出来的产品,根本不可能达到规定的购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