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Cepal)发表了《2019年拉丁美洲社会全景》的报告。基于相关税收信息,Cepal确信智利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该国22.6%的收入和财富,这一数字要远高于2015年家庭调查所得出来的7.5%。
拉加经委会执行秘书Alicia Bárcena表示上一次的家庭调查未能将最富人群纳入其中,因而低估了所存在的不平等状况。但此次通过对税收信息进行查询以及将实体资产和金融资产进行分析得出了26.5%的数字。
拉加经委会社会发展司司长同时也是该报告的主要作者Laís Abramo指出这意味着在该国总收入中,有22.6%落在占总人口1%的最富人的手中。而26.5%这个数字则显示出最富有的1%人口占该国总资产的26.5%。
Cepal强调智利在最富人群占据一个国家总收入和资产比例方面仅次于巴西,位居拉美地区第二位,后者的比例为27.5%。而哥伦比亚和乌拉圭的比例则略低一些,分别为20.5%以及14.0%。
该研究显示了依据基尼系数所计算得出的不平等状况。智利2018年的基尼系数与2014年相比稍有增加,达到0.454点,但仍旧略低于该地区的平均值0.464。Cepal认为不平等现象的下降需要使资源较少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那些拥有较多资源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2014年至2018年期间所有不平等现象出现减少的国家都表现出如上所述的某种程度的收入变化。尽管最贫困人群收入增加了,但那些更富有人群的收入也上升了,而且要高于其余人群,这意味着收入不平等现象最终也加剧了。
该报告还预测今年拉美地区的贫困以及阶段贫困现象将会加剧,主要原因在于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导致贫困人口数量上升至1.91亿,其中的0.72亿处于极端贫困。因此该地区30.8%的人口将会处于贫困状况,而11.5%的人口将陷入极端贫困。
最后在《2019年拉丁美洲社会全景》报告中,智利以其16.4%的比例而被认为是在南美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用于社会政策资助的第三大国家,高于拉美地区平均水平三个百分点,仅次于巴西(17.7%)和乌拉圭(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