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市交通委员会了解到,广州市围绕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已制定了一个科学系统的3年行动方案。方案以“转型升级、存量优化、提质增效”为主旨,遵循“以服务人和流的移动、交通引导、综合运输、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围绕17个重点任务和建设项目的实施,努力推动综合客运枢纽、物流集疏运中心、运输服务共享、综合运输组织模式、综合运输服务工作机制、综合运输服务标准建设。
广州白云机场将完善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专用轻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把白云机场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地区多种方式换乘的交通枢纽;形成以机场为核心的“二横三纵”高速公路格局;除现有地铁三号线外,引入广佛环城际、穗莞深城际、广清城际3条城际轨道交通,串接T1、
T2航站楼和远期规划的T3航站楼,利用城际轨道开行从广州站经北站至机场的直达快线,并依托T2航站楼交通中心设置机场陆侧综合交通枢纽。到2020
年,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8000万人次,其中国际中转客流比例超过15%,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50万吨。
广州港正在考虑在广州南沙港区建江水联运码头,航运衔接条件将得到改善,珠三角内河航运优势将充分发挥,港口中转将快速发展;广州港南沙港区疏港铁路将逐步建设;高快速路方面将形成7条疏港通道,包括南沙港快速(S105)、东新高速(S39)、虎门大桥、广珠东线高速(G4W)、南沙疏港公路、深中通道、江中高速延长线;根据货物集疏运和城市发展要求,完善广州港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周边的道路系统,改善交通环境。届时,广州港将成为南方地区最大的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我国沿海集装箱运输干线港。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将达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00万标箱,客运吞吐量180万人次。
铁路运输在广州市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运输结构将得到优化调整,广州铁路枢纽年货运量将达7000万吨。以广州南站为核心规划广珠西线高速(S43)、广明高速(S5)、东新高速(S39)、南大干线4条高快速路,形成“井”字形疏解通道;完善包括广珠城际、广莞惠城际、广佛环城际等城际铁路,以及包括广州2号线、7号线、20号线及佛山2号线等地铁线路。同时,对广州火车站及周边地区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建设适合高铁停靠、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的站点和广场。
广州市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广州的交通运输能力,力争把广州打造成世界级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