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西征信机构Serasa Experian发布的《2025年身份与欺诈报告》,2024年有51%的巴西人遭遇过诈骗,其中54.2%的人因此蒙受经济损失。
数据显示,信用卡被盗用是最主要的诈骗方式,占比达47.9%。其次是支付虚假账单或通过Pix进行欺诈交易(32.8%),以及网络钓鱼(phishing)(21.6%)。在因诈骗损失钱财的受害者中,大部分人的损失金额集中在100雷亚尔至1000雷亚尔之间。
调查显示,男性受害者比例略高于女性,且年龄越大,成为诈骗受害者的比例越高。科技在提升交易安全性的同时也让诈骗手段变得更加复杂,包括面部识别作为身份验证方式的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虚假身份、深度伪造技术等。
为了应对金融诈骗问题,巴西政府和银行业加强了监管力度,推出了全国银行和数字欺诈打击联盟。身份信息泄露是诈骗的主要诱因之一,受访者透露,他们共享个人信息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线购物、银行开户和申请贷款。尽管信用卡是最常被用于诈骗的支付方式,但受访者仍认为它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而Pix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可能与欺诈案件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