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巴以冲突暴发已过去一个月,仍有34名巴西人被困加沙地带,巴西联邦政府一直在为撤侨进行谈判,但截至11月6日,在获准通过拉法(Rafah)口岸前往埃及的外国公民名单上依然不包括巴西公民。为此,多名外交官发表了对于谈判进程的看法。
巴西《圣保罗州报》报道,截至目前,通过拉法口岸离开的大多数是美国和欧洲(主要为英、法、德)公民。以色列和埃及未公开进入外国公民撤离名单的标准。
6日上午,巴西外长毛罗·维埃拉(Mauro Vieira)在与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会面时再次提到,以色列方面已经告知巴西,巴西公民将在8日之前被放行。
巴西驻以色列大使弗雷德里克·迈耶(Frederico Meyer)强调,鉴于想要离开加沙的人员众多,这个过程十分复杂,他还否定了巴西与以色列关系受到了影响的猜测。
迈耶指出,这不是双边关系的问题,并以印度尼西亚为例:印尼不承认以色列为主权国家,但印尼公民被列入了第一批撤离名单。
前巴西驻美国大使鲁本斯·里库佩罗(Rubens Ricupero)一直在关注谈判进程,他也表示没有看到“报复”的迹象,且“巴西并未表现出咄咄逼人的立场”。
以色列驻巴西大使丹尼尔·佐哈尔(Daniel Zohar)也驳斥了“报复”的说法。佐哈尔表示,以色列并没有决定哪些人被列入名单,也没有阻止任何人离开,并强调“哈马斯(Hamas,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为拥有双重国籍的巴勒斯坦人的离开设置了各种条件”。
近日,关于巴西政府的立场造成巴西公民撤离被推迟的说法在社交网络上流传,认为这是因为巴西在10月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坚持通过一项要求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外交官的看法。这位匿名外交官认为,巴西政府高估了巴西在安理会中的能力,不仅是在试图通过决议上,在解决加沙的巴西公民问题上也是如此。
这名外交官还指出,巴西政府的一些声明可能也起到了消极作用,例如,卢拉在讲话中将以色列的反击形容为“疯狂的”。这样的言论会被理解成反对以色列,以色列方可能不会公开承认,但会“给巴西一个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