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扩大对巴西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投资,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长城汽车(GWM)、比亚迪(BYD)和海格客车(Higer Bus)陆续宣布在巴西建厂,投资总额或将超过130亿雷亚尔。
巴西《圣保罗州报》7月9日报道,对中国车企而言,进入巴西这个电气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带来了扩大拉美地区业务的机会。数据显示,巴西每年的汽车销量高达200万辆,而整个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区的总量仅为400万辆左右。
比亚迪巴西子公司首席执行官Tyler Li就曾指出:“巴西现在是比亚迪在全球的战略国家,因为它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消费市场。”如今,大多数中国车企也都不再满足于在巴西组装进口的半成品零部件,而是计划在巴西实现电动汽车和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甚至还会建设研究中心和服务中心。
2021年8月,长城汽车接管了位于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市(Iracemápolis)的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工厂,计划在2026年前投资超100亿雷亚尔,对厂区进行改造,以生产弹性燃料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考虑未来生产电动汽车的可能性。
不久前,比亚迪公司也宣布投资约30亿雷亚尔,在巴西再建3座工厂,分别制造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公交车和卡车底盘以及磷酸铁锂电池。Tyler Li还提到,在巴西的投资额“肯定会增加”。
在客车领域,巴西公共交通网络对客车的高度依赖吸引了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商海格汽车。不同于欧洲城市庞大的铁路和地铁网络、美国城市汽车的普及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和汽车的双向发展,巴西及其周边国家对于公交车仍有很高的需求。
去年,海格汽车带着进口电动客车进入巴西市场。据该公司拉丁美洲业务总监马塞洛·巴雷拉(Marcelo Barella)介绍,他们计划于明年开始在巴西进行本地组装,预计第一阶段将投资1000万美元(约5000万雷亚尔)。之后,该公司还可能建造第二座工厂,届时,投资额会更高。
此外,海格汽车还将建立一个服务中心和零部件仓库,预计投入500万雷亚尔的建设资金,储存总价值高达1500万至2000万雷亚尔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