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6月2日,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发起的全球治理塑料污染第二次政府间谈判在法国巴黎举行。会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巴西发起的“蓝色守卫者”(Blue Keepers)项目向各国代表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中的数据显示,巴西沿海地区有近600个海洋塑料垃圾的大型排放通道。
巴西“Exame”网站6月2日报道,根据这项研究,每年都有大约230吨的塑料垃圾通过这些“高风险河域”流入海洋,在所有排放到巴西海域的塑料垃圾中占比高达67%,其中尤以亚马孙(Amazonas)、圣弗朗西斯科(S?o Francisco)和瓜纳巴拉湾(Baía de Guanabara)河口最为严重,年排放量分别达到16万吨、23万吨和21.6万吨左右。
研究还指出,拉普拉塔河(Rio da Prata)每年也会搭载大约100万吨来自巴西的塑料垃圾,流向阿根廷和乌拉圭之间的海域。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巴西的首席执行官卡洛·佩雷拉(Carlo Pereira)表示,全球正处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至2030年,又称“海洋十年”)的时代背景下,保护海洋的行动倡议从未如此明确和一致。他提到,如果80%的海洋污染来自陆地,那就需要人们在陆地上将采取行动,督促企业实施预防污染的解决方案,他们的业务和运营模式有望在其中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除了这项研究,“蓝色守卫者”还推出了一个在线查询工具Webmapa,将于6月8日世界海洋日正式上线。这项工具可以详细地展示巴西境内塑料垃圾的潜在排放口以及这些垃圾抵达河口流域和海域的风险指数。
对此,该项目的研究人员指出,河流在造成和减轻海洋塑料污染方面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它们穿过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并总是流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