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工业联合会(CNI)与外贸研究中心基金会(Funcex)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同外国竞争对手相比,巴西工业的竞争力低下,这主要表现在,2021年,巴西市场的进口渗透指数为24.8%,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4个百分点,成为自2003年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新高。
进口渗透指数是衡量进口商品在巴西表观消费量(即产量加上净进口量)中所占的比例。工业联合会负责工业发展的总监雷纳多·达·丰塞卡(Renato da Fonseca)表示:“进口指标增长和出口指标相对稳定的事实表明,巴西仍然面临亟待提高工业竞争力的挑战。当竞争力低下时,企业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会面临困难,经济复苏的进程也会受到影响。”
即使在雷亚尔贬值的情况下,巴西的进口渗透指数依然出现了增长。研究报告认为,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现象,首先进口对汇率的反应通常会存在滞后效应;另外,消费和生产的恢复也拉高了进口的需求,特别是那些进口原材料比例较高的产品。其中,由于新冠疫情,巴西医药化工和成品药行业的进口系数增幅最大,2021年比2019年高出13.6个百分点,从进口金额来看,更是攀升了80.1%。
丰塞卡分析称:“为了抗击疫情,需要进口更多的药品和疫苗,这的确是拉高该行业进口渗透指数的因素,但需要强调的是,除这个行业以外,进口产品在巴西市场的占有率整体都呈现上升趋势。”
2019年到2021年之间,进口渗透指数增幅最大的行业还有纺织(增长2.8个百分点),机械和电气材料(增2.7个百分点),冶金(增2.2个百分点)。另外,工业原材料进口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也同样从2019年的22.7%,增长到2021年的24.3%,增幅为1.6个百分点。该指标用来评估进口原材料在巴西制造业原材料需求总量中的占比。
从出口角度来看,整体出口的增长与生产的增长成正比,出口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保持稳定,从2019年的18.5%变化至2021年的18.6%。巴西工业中的传统出口大户食品行业,出口指数的增长也是最高的,增幅为5个百分点,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也从2019年的23.3%上升到2021年的28.3%。在所有参与研究的23个行业当中,除9个行业出现下滑外,14个行业的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均有所增加。
不过,显示出口收入同进口工业原料支出差额的净出口收入指数,从2019年的8.7%,下降到了2021年的8.3%,减少0.4个百分点,在2020年出现小幅反弹后,继续保持了自2017年开始的回落趋势。只有木材和皮革制鞋行业在该指数上保持了增势,2021年同2019年相比,分别增长7.2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与其他行业拉开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