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从亚洲到巴西的进口海运成本再次上升,40尺货柜的月平均运价达10550美元,环比上涨30.2%,同疫情之前的价格相比,今年7月份的平均海运价格是当时的近7倍。
巴西全国工业联合会(CNI)认为,近期运价的增长表明,缓解疫情引发的全球物流危机尚需时日。行业专家则表示,从亚洲地区进口角度来看,每个集装箱的运费超过1万美元,或将称为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新常态”。
疫情期间,巴西从中国进口货物的运价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震荡。2020年上半年结束时,全球疫情处于蔓延高峰,当时40尺集装箱现货市场的平均运费曾跌至400美元。随着巴西和全球各国生产活动的恢复,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运输服务供需失衡,海运运价迅速蹿升至市场前所未见的水平,2021年初,从中国进口一个40尺的集装箱到巴西的平均成本,已经高达9000美元。之后,重点航线的船舶需求增加,全球主要港口的拥堵情况恶化,这都给运费带来了上行的压力,2021年年底时,40尺柜的进口运费达到13000美元的历史高位。
另一方面,巴西主要出口航线的运费也呈走高的趋势。受美国港口拥堵的影响,自去年11月以来,巴西向美国出口的运费就一直在高位稳定,目前一个40尺柜的运价已经接近1万美元,是疫情前的8倍。在出口至北欧和亚洲的航线上,运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只是增幅比较缓和一些。
全国工业联合会的专家认为,尽管中国因疫情采取的严格封控措施已经结束,但这还不足以缓解全球物流所面临的限制,其中就包括美国主要港口的拥堵问题。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西海岸港口船只积压严重,物流运营商不得不将一部分运力分流到东海岸,结果拥堵非但没有得到疏通,反而造成了问题的扩散。
巴西大量的工业原材料依赖从亚洲国家进口,全球的物流瓶颈则造成半导体元件等工业部件供应断档,价格攀升,给生产带来极大冲击,也拉高了从家用电器到汽车等各种消费品的价格。此外,由于巴西国内市场消费的回暖,以及疫情造成的制造业原材料库存下降,进口需求的上升也进一步拉高了货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