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谷物领域顾问、专家弗拉米尔·布兰达利泽(Vlamir Brandalizze)的预测,由于大豆的利润更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用种植大豆来替代水稻,几年后,巴西或将无法做到大米“自给自足”。
巴西《圣保罗页报》报道,布兰达利泽称,巴西是世界上大米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大米的价低利薄正驱使生产者放弃稻米生产活动。去年1袋大米的交易价格一度接近100雷亚尔,但现在已经回落到70雷亚尔。
布兰达利泽表示,可能出现的大米短缺还归因于国内力量的博弈。零售业竞争加剧,对行业和生产者产生了影响,小型农业生产者放弃了生产活动,只留下那些产能更大的生产者。
布兰达利泽指出,大米的生产成本非常高,看不到成本下降的可能。稻米种植是一项成本非常昂贵的活动,尤其是灌溉水稻,而且这一生产活动还受到燃料、能源、化肥和其他化学原料价格的影响。
布兰达利泽还认为,政府免除大米进口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国内大米价格比国外市场低,来自国外的大米要进入巴西市场面临阻碍。
在产品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巴西1吨大米的价格为260至270美元,巴拉圭的价格为300至320美元,泰国的价格为300美元。另外,巴西国内的大米消费者价格为每公斤0.6美元,低于其他国家的0.85美元至1美元。
虽然巴西大米很便宜,但由于运输成本上升,在国外市场不具有竞争力。此外,美元对雷亚尔贬值也抑制了出口。
下一个收获季出现的国内大米减产可能会让消费者面临困难局面。与此同时,全球大米供应量将会降低,而需求量却在增长。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和巴西伊塔乌BBA银行的数据,在下一个收获季,世界大米的消费量将增加至7.72亿吨,最终库存将下降至2.782亿吨。而巴西今年的大米收成预计将减少至1070万吨,这样一来,巴西已经有四季收成都低于1200万吨。
另外,根据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的数据,2020/2021年度巴西全国大米消费量为1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