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巴西研究人员发现的新植物,名为“Tovomita cornuta”。
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对这片全国最大生物群落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一些未知植物的生存。新闻网站Bori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称,巴西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原产于亚马孙地区的新型植物Tovomita cornuta,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巴西G1网站2月16日报道,Tovomita cornuta的体型较小,果实呈角状,生长在植被茂密处,通常靠近浅水地带。这种新植物由国家亚马逊研究所(INPA)和马拉尼昂联邦大学(UFMA)的研究人员共同发现。
在马瑙斯(Manaus)、菲格雷多总统镇(Presidente Figueiredo)和圣塞巴斯蒂昂杜瓦图芒(S?o Sebasti?o do Uatum?)等城市,坎皮纳拉纳森林(Campinarana,亚马孙地区一种区域性植被术语,包括农村、森林等地貌)以及卡廷加生物群落(caatinga),研究人员均发现了该植物的踪迹。
研究报告作者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为亚马孙地区的植物学知识提供更多补充外,新植物的发现(尤其是城市中心附近该物种的发现)清楚地表明当地仍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根据科学家们的说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最高风险类别“极度濒危”表明,新植物发现地之中,至少有两处区域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
其中之一是潘塔内格拉海滩(Ponta Negra)。这是玛瑙斯最高档的社区之一。研究人员将其归类为“受城市无序扩张严重影响(与森林砍伐无关)”的地区。另一处是巴尔比纳海滩(Balbina),新植物发现地靠近巴尔比纳水力发电厂。该发电厂被认为是亚马孙地区最大社会环境灾难之一。其他发现点均位于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内。
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强调,亚马孙地区还有很多未知的生物,这证明了投资基础科学和加强区域研究机构建设的重要性。研究人员警告称:“我们必须将重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将科研成果与非掠夺性的发展实践相结合,才有可能让所谓的可持续性不再只是一句营销口号,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促进该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