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的侵袭打破了原有的平静生活,对于各行各业以及人类生活造成了不同层次的影响。尽管中国最先控制住疫情并为全球人民抗疫工作做出贡献,但是在一段时间内,海外疫情很难得到掌控,即使是在今天,德尔塔病毒的变异,很多未知的东西更是不可忽视。
疫情的影响同时给全球航运业带来巨大压力,这其中包括对企业、进出口物流、工厂、货运代理以及港口和船公司等等方面的影响。这是一个系统化的供应链,势必牵一发动全身。2021年疫情依然持续,也并非是安逸的一年,这一年存在着机遇与挑战。
2021年对于航运界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船舶以及港口的拥堵情况。相比往年而言,对集装箱和部分船型的运力的影响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已经是干扰到了全球供应链,并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苏伊士运河大堵船,2021 年 3 月,发生在苏伊士运河的阻塞持续了近一周,船舶排队等候通过这个主要海运通道,造成严重拥堵。当时长赐轮(Ever Given)搁浅,使大量船只无法通过世界上主要的航运通道。阻塞导致等待穿过苏伊士运河南入口(红海)和北入口(地中海)的船只排起了长队,总共持续 6 天,但该拥堵造成的相关影响一直持续到2021 年的第二季度。堵塞发生三天后,等待船舶的数量已经达到 169 艘。29 日,当救助队终于成功解救船舶时,等待的船舶数量增加了 77%,总计超过 300 艘。将 2020 年每天等待的船舶平均数量与 2021 年 3 月 29 日的船舶数量进行比较,增幅则高达 253%。
部分船舶为了缩短物流时间,选择其他可替代航线,需要绕过好望角,那么这就增加了航运费用,据统计大型集装箱船的航程平均增加 8 天。当然,也有很多船只不断驶向苏伊士,这更加增加了拥堵疏通的时间。整个事件下来,花费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使在苏伊士运河复通后,这种拥堵状况也并没有完全的解决,而是将苏伊士运河的这种堵塞和排队情况转移到了西欧附近的港口,也就是说对目的港造成了二次冲击。
国内,疫情对于港口的影响依然存在,使得宁波港口短暂关闭,同时集装箱港口的拥堵给中国港口也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包括恶劣天气,集装箱的短缺,船舶运力的匮乏等。庆幸的是,在近三个月里,可以看到中国的集装箱拥堵情况逐渐缓解。
近期,美国西海岸的长滩港和洛杉矶港的拥堵程度创历史新高,早在开始拥堵之际,便可以预见这不是一个短暂的拥堵过程,到目前为止确实不负众望,得以验证。
美西港口的拥堵状况正在进一步的限制集装箱的运力,本来美西港口的高利润就吸引了大量的船舶,这就导致其他洲或者其他较小的港口没有可用的运力,如果美西港口不能处理好这个事情,那么受影响的将是全球航运。一般情况下会造成集装箱的紧缺,运价的提升,供应链的危机和通货膨胀。而且供应链紧张已成为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济拖累,供应链中断给通胀带来上行压力,同时凸显包括卡车司机和仓库员工在内的工人短缺。在生活成本飙升的情况下,消费者情绪也正在恶化。
那么这对于美国港口或者是全球其他地方的港口以及行业都是不利的。在港口拥堵和船舶延误的情况下,很多的班轮运营商已经为追赶船期取消挂靠拥堵港口,集运准班率却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法国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近期完成的一份航线运营情况调查显示,即使在环形航线上跳过部分拥堵港口,大多数船舶仍无法按时抵达目的港,这个问题甚至比洛杉矶和长滩港的拥堵还严重。根据实时数据,今天洛杉矶和长滩港外漂航的集装箱船达46艘,加上锚泊的36艘,共计82艘,创下新的纪录。
今年发生的拥堵事件都够引人注目的,即便是短暂的,但是带来的影响确实深远的,未来随着圣诞节的结束和农历新年的到来,我们或能在新年看到需求放缓。目前来看,船只的积压可能至少会延续到 2022 年第二季度。即使仍将有大量船只面临等待,但这将有助于稍微缓解港口的拥堵压力。
未来全球拥堵状况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也只能暂时预见一个大致范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不断变化。毕竟全球供应链的恢复一个长期的事情,需要很多因素的促成,期待未来压力有所减小并能够达到可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