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能源危机、供应链中断、德尔塔毒株感染和房地产行业债务恶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长有所放缓。本周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至9月的GDP增幅为4.9%,环比下降7.9%,是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增势最弱的一个季度。
鉴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其走势必然影响到全球经济,但巴西等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无疑成为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最大。伊塔乌联合银行(Itau Unibanco)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巴西的GDP就会回落0.3个百分点。该银行预计,中国经济明年将增长5.1%(此前的预测为5.8%),而巴西经济2022年预计会增长0.5%。该行的经济学家劳拉·彼塔(Laura Pitta)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过程是结构性的,21世纪初期年均增长10%左右的客观外部条件已经不复存在,“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是向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
Insper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罗伯托·达马斯(Roberto Dumas Damas)分析说,中国正在调整能源结构,以实现绿色转型,但这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煤矿停产减产造成了现在的能源危机。“危机不仅发生在中国,而且加大了巴西复苏计划的压力,除了铁矿石出口可能减少外,中国生产的农药价格上涨,还将对巴西食品的价格走势产生影响。”他指出:“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刚刚过去,巴西经济正是亟需增长动力的时候,但这一势头却日渐衰弱,央行将不得不继续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货膨胀,这都会对明年经济的增长造成压力。”
巴西前任外贸部副部长威尔伯·巴拉尔(Welber Barral)表示,从根本上说,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会体现在大宗商品的价格上,“中国肯定不会停止从巴西进口,但问题是价格。当前的期货价格是考虑到了中国市场的需求的,铁矿石的期货价格已经出现下跌,其他产品可能也会跟进。”他认为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价格的下跌可能不会像矿产品那样明显,但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会对巴西的贸易平衡产生冲击。
巴西外贸协会(AEB)的执行主席奥古斯托·德卡斯特罗(José Augusto de Castro)强调说,“在这片不确定性的海洋中,对巴西来说有两个可能的积极影响:受能源危机冲击,中国的一些工厂停产,这可能会为增加加工产品的进口开辟空间,如豆油和豆粕等,巴西应当把握这一机会。”另外,他补充说,巴西还可以从全球生产链的分散化调整中受益,利用工业生产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增长,减少对中国工业的依赖。
巴中企业家委员会经济部主任、布拉德斯科银行经济学家法比亚纳?迪阿特里(Fabiana D'Atri)指出:“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政策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我们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会低于5%。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减少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因此,GDP增速放缓应该不会影响对粮食和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