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10月10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市场供求平衡。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是继2018年8月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到20%后,再次恢复至0。结合前几次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意图和市场环境看,此次调整风险准备金率或释放两大信号:


一是当前外汇市场运行稳定,市场供求平衡,不存在引发外汇市场非理性波动顺周期行为,资本外流压力大幅降低,因此可以降低风险准备金率,从而利于降低企业办理远期售汇业务的财务成本。


二是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势强劲,此时将风险准备金率从20%降到0,与2017年9月彼时的市场环境和央行的操作相似,体现出央行希望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而非形成明显的单边升值或贬值的市场预期,通过深化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回顾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表现,波动加大、弹性增强、对美元汇率升值明显是其主要特征。


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强势补涨近1100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延续假期强势。截至10月10日晚,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6.70关口,创下去年4月以来新高。


今年第三季度,在岸人民币升幅达3.8%,实现了自2008年初以来的最大季度涨幅,同期离岸人民币涨幅逾4%。人民币在三季度的表现,超过了包括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传统避险货币在内的G10货币。再向前回溯,自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涨势凌厉,目前涨幅已逾6%。



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显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因为它会极大地伤害中国的出口外贸企业,这类似于人民币快速贬值导致的资本外流预期一样。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在短时期内,过快的加速度,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冲击。


将远期售汇业务的风险准备金率下调至零,虽然从绝对体量上,并不一定能影响多大的外汇市场交易规模,但从释放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和预期引导上,信号却是明显的。亦即是:中国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的现状继续维持下去。


历史上看,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曾经历四轮调整。离本次调整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8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回顾来看,数次调整均与人民币汇率表现有关:一般来说,当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时,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当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时,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当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时,一般理解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存在贬值的羊群效应,央行有意平滑外汇市场波动;当取消时,可以理解为人民币外汇市场相对平稳,不存在贬值预期或贬值压力较小。”某外资银行合规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说。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表示,人民币过快升值容易引发羊群效应和反馈效应。考虑到货币政策已经回归常态,汇率如果过快升值,将会弱化宏观经济面临的货币条件。


此外,当前均衡的跨境收支状况或为另一因素。“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类似外汇市场的自动稳定器,与跨境收支状况有一定关联。”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表示,当前,我国跨境收支整体处于均衡状态,与过去两年偏流出的情况有所不同。因而,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取消,并不意外。

返回新闻列表
相关文章推荐
巴西达物流查询

中国——巴西全程实时轨迹跟踪

青岛忠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