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近日,大连海关与大连海事局联手查获一起危险化学品伪报为普通货物案件,涉案货物为49吨次氯酸钙。这是近年来辽宁口岸查获的最大一起危险化学品谎报案件。



近期以来,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多发,尤其是黎巴嫩贝鲁特港爆炸事故之后,大连海关风险防控分局主动作为,加强对关区高风险影子商品和黑名单企业监控力度,与大连海事局开展信息互通及联合研判,有效织密关区危化品防控网络。


9月7日,某企业向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消毒剂”,规格型号为“机械设备消毒|氯化钠60%,氯化钙15%,硼酸18%,二氯异氰尿酸钠2%,水分5%”,该商品引起海关风险分析关员高度重视,经与高风险商品分析监控模型匹配,怀疑其为次氯酸钙,立即下达布控指令,由大窑湾海关查检一处与大连大窑湾海事处联合取样送检。


9月10日,经大连海关技术中心检测鉴定,该货物实为有效氯高达69%的次氯酸钙,已构成危险化学品伪报案件。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的调查处理之中。



次氯酸钙为《危险化学品目录》中明确列明的第5.1类强氧化剂,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爆炸,与有机物或者碱性物质接触会引发燃烧,高温下易放热分解引起火灾或爆炸并放出刺激性的氯气。


现场截获的这批次氯酸钙不仅使用了高度磨损的旧塑料桶包装,桶盖因不能有效密封还使用了膨胀螺栓固定,该货物查实之时,恰逢大连预报将因强对流天气连续三天大雨,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大连海关与海事、港口、危险品场站等部门密切协作,当晚就将这批次氯酸钙转运至危险品场地的安全位置进行保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大连口岸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


据统计,2019年至今,双方共联合查处危险品谎报瞒报案件18起,有力保障了大连港口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


为吸取黎巴嫩贝鲁特港重大爆炸事故的教训,8月份我国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要求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各地区要对所有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物品的储存场所开展定量风险评估,组织有经验的行家专家深入一线指导服务、明查暗访,真正深入查具体查。要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落实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联合审批和从严把关要求,科学合理布局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码头、仓库、堆场和危化品运输车、运输船等大量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增加。每年8、9月份是重特大事故发生相对集中的月份,应急管理部前期已组织多个督导检查组赴危化品各重点地区明查暗访,对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2.2万余处重大危险源开展了专项检查督导。


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为重点 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大榭招商码头发布关于加强危险品箱安全风险管控要求通知:凡进码头的危险货物集装箱,在办理进出口箱卸船、倒箱、出口箱进闸,中转箱卸船及出口转船等业务,均需提供盖有代理(货主)正本章的中文版MSDS交于码头留存。若未能及时提供的,将拒绝卸船、进港等业务办理。



8月,国务院安委办第一检查组来到天津港开展重点管控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及港口货场明查暗访工作,发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殷学武表示:“该停停、该关关,执法检查绝不手软。”

返回新闻列表
相关文章推荐
巴西达物流查询

中国——巴西全程实时轨迹跟踪

青岛忠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