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港”)、营口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口港”)、锦州港股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州港”)分布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作为辽港集团的三员“大将”,在整合进入之后,三家港口在疫情之下仍然交出了漂亮的半年成绩单。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418,437,195.78 元。散杂货、粮食、拖轮等业务量增长带动了大连港营业收入的增长,社保政策性减免、成本控制成效显现使营业成本有所下降,有息债务规模下降节约了财务费用,子公司取得的政府补助有所增加,有效地拉动了上半年业绩的增长。但受疫情影响汽车和客滚部分业绩有所下滑,货物港务费政策性降费,部分合联营企业业绩下滑,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制约了上半年业绩的增幅,综合影响之下,大连港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45.2%。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33,948,010.88 元,下降 1.1%,其中贸易服务收入减少 1.68 亿元,下降 92.9%。港口物流主营收入增加 1.34 亿元,增长 4.4%,主要是铁矿石、煤炭、粮食等货物吞吐量增长显著,拉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而受疫情影响,客滚业务量和环渤海内支线运输量均有减少,港口收费政策性减免,抑制了营业收入的增幅。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共完成油化品吞吐量 3,079.2 万吨,同比增加 4.4%;实现原油吞吐量 2,084.1 万吨,同比增加 5.0%。其中外进原油 1,383.8万吨,同比增加 21.1%。主要是国际油价波动较大,带动了炼厂及贸易商客户的原油进口和仓储的积极性,油价较低也刺激了炼厂客户的加工积极性,使大连港原油吞吐量增加。2020 年上半年,本集团成品油吞吐量为 588.6 万吨,同比增加 8.6%。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国外成品油需求量明显下降,抑制了部分成品油出口,但相比较去年同期腹地炼厂开展停产检修,使得今年上半年成品油吞吐量仍呈增加态势。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液体化工品完成吞吐量 71.6 万吨,同比减少 5.3%。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危化品跨区域运输受到限制,影响了化工品转运量,使上半年液体化工品转运量同比下降。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液化天然气完成吞吐量 334.9 万吨,同比减少 3.5%。主要是中俄天然气管网投用,冲抵部分海上进口液化天然气,加之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开工率低,对液化天然气需求量下降,使上半年液化天然气吞吐量同比减少。从大连港码头上岸的外进原油吞吐量占大连口岸和东北口岸的比例分别为53.1%(2019 年上半年为 74.3%)和 36.4%(2019 年上半年为 42.5%)。油品总吞吐量占大连口岸和东北口岸的比重分别 55.5%(2019 年上半年为 64.1%)和 31.9%(2019 年上半年为 35.2%)。随着环渤海地区储运设施不断完善,辽宁口岸各港口码头能力不断提升,腹地民营炼厂货主码头相继建成投用,部分原油、成品油货源分流,导致大连港在辽宁口岸外进原油和油品份额下滑。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360.1 万 TEU,同比减少 28.9%。在大连口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93.4 万 TEU,同比减少 31.8%,其中外贸集装箱同比减少 18.2%,内贸集装箱同比减少 53.3%。
集装箱部分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8,916 万元、下降 6.7%,其中贸易服务收入减少 6,205 万元,港口物流主营收入减少 2,711 万元。主要是集装箱装卸收入、代理收入减少的影响。2020 年上半年,集装箱部分毛利率同比提高 3.5 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低的贸易服务业务减少、环渤海内支线航线经营模式调整提高了盈利能力的影响。
大连港汽车码头实现整车作业量 325,322 辆,同比减少 16.2%。2020 年上半年,本集团汽车整车作业量在东北各口岸的市场占有率为 100%。(2019 年上半年为 100%)。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散杂货相关码头完成吞吐量 3,306.3 万吨,同比增加 9.6%。 其中,完成矿石吞吐量 1,785.5 万吨,同比增加 24.9%。主要原因是因国家疫情防控有序开展,东北钢厂生产受疫情影响相对可控,铁矿石终端需求良好。同时大连港通过积极协调铁路部门,确保铁路集疏运畅通,提高中转效率,使得矿石吞吐量同比增加。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实现钢铁吞吐量 298.5 万吨,同比增加 0.3%。国外受疫情影响,钢材终端需求持续减弱,导致外贸钢材转运量减少。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同时政府出台相关经济刺激政策,提振钢材内需,使大连港钢材转运量同比持平。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实现煤炭吞吐量 520.2 万吨,同比增加 11.6%,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煤企复工节奏快于下游企业,导致煤炭供需矛盾加大,煤价下跌,煤炭客户趁煤价下行期间,提前备煤。同时,受外进煤配额有限影响,煤炭客户抢占配额,使大连港上半年煤炭吞吐量同比增加。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实现设备吞吐量 27.3 万吨,同比减少 63.6%。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国外受疫情影响,部分设备客户外贸项目暂缓,使大连港上半年设备吞吐量同比减少。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散粮码头完成吞吐量 309.1 万吨,同比增加 48.5%。其中,实现玉米吞吐量 101.0 万吨,同比增加 9.7%。主要是去年同期受非洲猪瘟影响,导致玉米终端消耗大幅减少,港口转运也随之减少。同时大连港通过与相关客户加深合作,丰富玉米转运模式,使上半年玉米转运量同比增加。2020 年上半年,实现大豆吞吐量 83.8 万吨,同比增加 174.8%。因南北美洲大豆产量提升,价格下跌,贸易商采购外进货源积极性较高,同时中美贸易战影响程度逐渐减缓,使得上半年大豆吞吐量同比增加较大。
客运滚装码头完成客运吞吐量 68.4 万人次,同比减少 64.3%;完成滚装吞吐量 31.2 万辆,同比减少 21.4%,主要由于受疫情影响,客滚船运营航次大幅度减少,导致客运与滚装吞吐量下降。
2020 年上半年,大连港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拖轮作业快速增长,同比增长 21.3%;通过积极的市场开发,大连港理货业务较为平稳,完成理货量 1,816.9 万吨,同比下降 3.9%;受油、矿、粮等大宗散货进口需求快速增长等利好因素影响,铁路集疏运增量显著,累计完成装卸车 41.5 万辆。
下半年,大连港各业务板块主要市场开发措施如下:
油品部分
●协调口岸单位,推动保税原油混兑业务落地。
●加强与国际石油贸易商的合资合作,推进东北亚原油转运市场开拓。
●推进稀释沥青装卸、仓储资质办理,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带动吞吐量提升。
●拓展向河北、鲁北地区的原油中转业务;挖掘潜在客户,打造环渤海进口原油全程物流体系,稳固原油中转货源。
集装箱部分
●稳定外贸航线运营,深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航线,积极争取内贸南北干线挂靠。
●统一中转战略,提升协作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推动环渤海内支线转型发展,稳固中转港地位。
●加强业务协同,推进资源整合,不断探索优化东北内陆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加大过境班列货源开发。
●积极推进多元化经营,继续拓展冷链、汽车及后方物流等综合物流产业,实现主辅业联动发展。
汽车码头部分
●稳定现有航线,并努力开发部分商品车新航线。
●重点推进外贸航线开发建设,实现以大连为基本港的外贸航线启动运作。散杂货部分
●增强与客户联动,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扩大混矿国际中转规模。
●深化与客户间合作,丰富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整体物流环节作业效率,实现互利共赢。
散粮部分
●开辟华东及山东地区间粮食转运航线,拓展华东及山东粮食市场,带动地区间货源转运。
●继续做好港口端的作业组织,提升服务效率,以优质服务争揽货源提升份额。客运滚装部分
●做好 3 万吨级大型客滚船上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联合船公司做好市场宣传及营销工作。
●做好夏运期间各项生产作业组织,并配合船公司做好省际航线市场营销工作,努力减少疫情对客滚市场的不利影响。
增值服务部分
●拖轮通过开发周边拖轮业务市场,增加非本港拖轮作业量、国内沿海拖航业务,拓宽营收渠道、降低成本支出。
●理货加速对智能理货系统的开发进度,降低人工成本;坚持理货业务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拓展水尺计重、计量,监装监卸等检验鉴定业务。
报告期内,营口港实现营业收入 24.07 亿元,同比增加 4.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9 亿元,同比增加 7.94%。截止 2020 年 6 月 30 日,营口港总资产为 149.82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126.63 亿元。营口港资产负债率为 11.79%,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
营口港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如下:
2020 年上半年,锦州港实现营业收入317,349.92 万元,同比减少 8.8%,其中,港口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81,062.15 万元,同比减少 21.46%;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20,854.32 万元,同比减少 4.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51.58 万元,同比上升 3.92%,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资子公司锦州腾锐将持有的宝来化工 30.77%股权转让给宝来集团,本次股权转让收益对锦州港净利润影响金额为 6,272.49 万元,占锦州港 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59.45%。
油品方面,锦州港优化保税原油业务流程,创建大客户工作群,全面梳理从货源集港到泊位作业整个业务链条,提供全方位服务,挖潜客户在港中转潜力,实现保量增收;密切跟踪客户备货情况,充分释放 301 泊位能力、发挥成品油作业优势,争取计划外成品油下海指标,上半年外贸成品油完成 188 万吨,创同期新高。同时,积极培植化工品及小品种货源,挖掘中转潜力,化工品及小品种吞吐量完成年度计划的 58%。
集装箱方面,锦州港持续完善市场航线布局,新增“锦州-威海-潍坊-太仓”集装箱航线,有效拉动锦州港与山东港口集团的密切合作。开通“锦州-海南(洋浦)”内外贸同船航线,打通经海南中转东南亚的外贸航线,让腹地区域的货物出口更加顺畅便捷;与客户开发“元宝山—锦州港”粉煤灰海铁联运业务,年底预计带来 10 万吨增量;跟进客户用箱需求,与承租方积极沟通,实现新老租户无缝对接,提高租箱周转率。
杂货方面,锦州港加强与山东港口合作,成功策划上游贸易商与下游企业的现货贸易,稳固“青岛-锦州”铁矿航线、“滨州-锦州”氧化铝航线,从源头锁定货源;深化与铁路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实现运费下浮,保持我港氧化铝综合物流运输成本优势;多部门联动,召开货种产前作业专题会,制定“一户一案、精准施策”的市场开发措施,成功承揽叶腊石、草炭土等新货种到港中转。
粮食方面,锦州港协同现代农业产业化联盟开展产区战略合作,签订 6 家合作库,与粮达网合作,争取远程货源,带动集港量增加;打造散粮班轮精品航线,目前已开通“锦州港-防城港”“锦州港-靖江港”“锦州港-漳州港”“锦州港-茂名港”4 条散粮班轮航线和“锦州港-麻涌港”1 条准班轮航线,全面辐射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作为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业品交割仓库,密切关注期货市场形势,立足客户需求,以期货合约交割带动现货集港量增加。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锦州港经营面临物流运输不畅、劳务用工阶段性短缺、船期偏少、建设项目无法如期施工等诸多挑战,受上述因素影响,粮食、集装箱、煤炭、黄沙等货种均受到较大冲击,上半年锦州港口岸吞吐量同比减少 7.4%。
报告期内,锦州港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健全生产运营机制,提质增效取得明显效果。深化成本管控工作,做到定额定量化管理;贯彻执行标准化作业方案,确保各环节作业顺畅,减少非生产停时,提高作业效率;执行部门级、值班主任级、公司级三级检查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奖惩机制,确保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油品及化工品作业上,通过不断提升科学指泊、研判生产作业能力,有效地提高泊位生产作业效率,原油船时量同比提升 16.4%,成品油船时量同比提升 2.5%;集装箱作业上,通过提高计划前瞻性与准确性,严格控制翻倒率,持续优化堆场,强化泊位组织理念等措施,船时效率同比提升 3.2%,单吊作业效率同比提升 3.7%;杂货作业上,合理安排作业泊位,提高火车集疏运的整体运行效率,最大程度降低作业成本,不断尝试铁矿、钢材、化肥等货种直达专列的运行,打造全新的火运物流模式,采用“双船机”作业模式等手段,全力压缩车皮取送车及船舶结算时间。
报告期内,锦州港港口建设以续建工程为核心,同步推进航道、泊位工程,加强基础设施综合保障作用,满足生产作业需求。截至目前,锦州港累计投资 1.35 亿元完善设备设施。辽西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B 型)——锦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规划面积 0.3075 平方公里,建设包括海关围网、智能卡口、海关查验仓库、信息化系统等项目内容。项目建成后将满足腹地企业进口矿、钢材、化工品保税、退税以及俄罗斯、蒙古国中转过境货物仓储等各类需求;投资建设粮食物流项目工程,总建设仓容 15 万吨立筒仓(共 30 座主仓,14 座星仓),不断提升粮食库容存储能力,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为满足红土镍矿、建材、金属矿粉、煤炭等散货堆场使用需求,建设罐区西侧散货堆场及铁路线工程,总用地面积 37 万㎡,总堆存面积 22.6 万㎡。除上述工程外,三港池站台南侧专业化铁路及铁路站台工程、301 泊位改扩建及支航道疏浚、集装箱码头二期升级港池竣深、三港池辅建区防尘网西侧堆场、经二路与纬一路连通工程、吉粮转西侧成品油罐拆除及堆场建设、加油站等多项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