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查获一起进口日化用品危险品瞒报案,查处海运危险品4200公斤。大窑湾海关关员在对一票进口日化用品进行查检时,发现在外包装箱上印有3类易燃危险品警示标签。
大窑湾海关和大窑湾海事工作人员对查获危险品进行取样
现场关员初步认定其疑似为危险品货物,经第一时间联系大窑湾海事处进行联合查验取样送检,鉴定结果显示该批货物闪点为27.2℃,联合国UN编号1993,属于高度易燃液体类危险货物。据介绍,这批货物总重4200公斤,企业未按规定对该批货物进行危险品申报。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危险货物的包装、运输均有特殊规定,如果在转载、运输、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该批货物已移交至相关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大家一定要注意,危险货物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都应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从业单位不要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为了蝇头小利置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于不顾,明目张胆,互相配合,行为猖獗。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核和从业资格管理规定》等,货代货主及相关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1、货主:一定要对所托运危险货物妥善包装,不要谎报瞒报货物危险性质;
2、货代:申报员一定要取得从业资格上岗作业,要如实申报或报告危险货物信息;
3、装箱单位:装箱检查人员一定取得从业资格上岗作业、按照《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安全技术要求》签署《集装箱装箱证明书》。
安全无小事!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依法依规、规范作业,是确保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有力保障。危险货物运输的各相关方,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作业,切莫心存侥幸,因为蝇头小利铤而走险,害人害己!
今年1月4日,中远海运旗下名为“COSCO PACIFIC”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在从巴生港驶往那瓦西瓦港的途中因为锂电池瞒报7号舱突然冒烟起火!一个集装箱箱底被烧穿!8个货柜受损,131个货柜卸岸!涉及危险品瞒报导致船舶起火的事故数不胜数。
今年1月20日,山东省港口集团于青岛港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关于抵制危险货物集装箱谎报瞒报行为的告知书》,公告中称,对谎报瞒报危险货物集装箱行为导致的全部损失,山东港口将向责任方进行索赔。对于出现2次谎报瞒报行为的客户,山东港口将该客户纳入山东港口“失信”客户名单,停止与该客户今后的业务合作。告知书全文内容如下:
尊敬的客户: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来严格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加强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安全管理,为广大客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服务。危险货物集装箱谎报瞒报,将给船舶、港口和周边社会区域等带来巨大安全威胁。为进一步加强山东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共同抵制危险货物谎报瞒报行为,维护港口正常生产秩序,保障广大客户利益,现就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1.通过山东港口开展出口、进口、中转集装箱作业时,将危险货物集装箱瞒报为普通集装箱,谎报为低危危险货物集装箱,或者错报、漏报危险货物集装箱的相关信息的,均属于谎报瞒报危险货物集装箱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实际为危险货物集装箱,但申报(是指客户向海关、海事、交通运输、港口等任意一方进行申报,下同)为非危险货物集装箱。
(2)危险货物的危险级别或UN号码谎报、错报,例如:实际为5.1项货物,但申报为9类货物。
(3)被海事、海关、交通运输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定为谎报瞒报。
(4)集装箱进入山东港口所辖区域范围内(包括但不限于码头前沿普通集装箱堆场、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场站、集装箱拆拼箱库等),对危险货物的类别、UN编码更改或者增加(删减)的。
(5)其它应被认定为谎报瞒报危险货物集装箱的情形。
2.由于客户工作疏忽或者故意隐瞒,均属于谎报瞒报危险货物集装箱行为。
3.在山东港口装卸堆存的危险货物,须依法依规如实申报,严禁任何形式的瞒报、谎报、高危低报或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进入港区。
4.对谎报瞒报危险货物集装箱行为导致的全部损失,山东港口将向责任方进行索赔。
5.对于出现2次谎报瞒报行为的客户,山东港口将该客户纳入山东港口“失信”客户名单,停止与该客户今后的业务合作。
6.广大客户应从源头开始,杜绝危险货物谎报瞒报行为。对自身货物性质不明、是否属于危险货物不清的,请主动将货物提交当地海事部门等权威主管部门进行确认,根据其要求进行操作。
7.山东港口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疑似危险货物谎报瞒报的,履行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举报的义务,协同开箱检查,求证落实,确保安全。
实际上近年来各大船公司一直都在反复重申“关于瞒报、漏报、误报危险品处罚的公告”,以及各地海关也都纷纷加大查验力度!但是,全国各地口岸危险品瞒报漏报进出口的事例却依旧屡有发生。
大部分船公司对谎报、瞒报、伪报都将收取未、误申报费1万或1.5万美金,而海洋网联ONE、长荣海运针对由船公司检查发现瞒报、漏报或错报品名而需强制更改品名的危险品需要收取高达USD30000/每箱和USD35000/每箱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