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大港口中谁赚钱最多?谁最会赚钱?日前,统计了全国24家港口上市企业2019年年报,并从中选取了三大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24家港口上市企业中,仅7家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下跌,全国范围内港口行业仍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前景。
虽然同比出现小幅下降,但上港集团仍以361.20亿元的营业收入傲视群雄。在主营业务中,除传统的港口物流板块实现营收201.35亿元,占总营收56%之外,其集装箱板块也实现了营收135.40亿元,占上港集团总营收近4成,其毛利率也达到了51.38%。作为世界第一大港,除了拥有枢纽港的区位优势,上港集团更用其营收实力诠释了“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
同时在A股与H股上市的厦门港务位列第三与第四位,但其超过半数的营收来源却并非传统的码头业务,而来自于贸易业务,共计收入98.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75%。装卸主业并非其主要盈利来源的港口并非个例,如投资收益占72.57%的盐田港,2019年其高速公路营收达2.48亿元,占营收比重41.72%。而2019年营业收入32.22亿元的珠海港,为其贡献利润的子公司则都为能源与电力企业。更丰富的收入来源,也意味着更多的主赚钱选择,港口企业的“不务正业”也为港口行业带来了更多元的发展空间。
天津港、大连港、营口港、秦港股份等北方港口的营业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但唐山港、锦州港等港口也保持了10%以上的同比增长。总体而言,受腹地经济及货源结构的影响,北方港口相较南方港口而言面临着更大的盈利压力,但随着北方港口整合日益进入融合深水期,各大港口集团之间也开始“抱团取暖”携手并进,长期来看北方港口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从净利润来看,2019年大部分港口上市企业经营状况良好,14家港口企业相较上一年有了10%以上的同比增长。
净利润同样稳居第一的上港集团,2019年完成90.62亿元,但与净赚102.8亿元的2018年相比,同比下跌了11.81%。为满足其整体发展与规划的需要,上港集团正逐步对其散杂货货源结构进行调整,受散杂货吞吐量下降的影响,其净利润也有所下降。发展步伐虽有所放缓,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港集团或将继续维持其“霸主”地位。
招商局港口、招商港口、中远海运港口分别位列第二、第五、与第六名,作为国际化港口运营商,“招商”与“中远”两块金字招牌的赚钱实力仍不容小觑。净利润大幅跃升至28.98亿元,同比增长165.79%的招商港口2019年在国内主控湛江港集团,平稳推进辽宁港口集团委托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天津港集装箱业务板块“三合一”整合,在海外也继续加强全球布局,全球投资运营码头达50个。中远海运港口2019年在全球范围内更是停不下“买买买”与“卖卖卖”的脚步,2019年投资、购入6家码头股权,出售5家码头股权。
ROE是衡量相对于股东权益的投资回报之指标,反映公司利用资产净值产生纯利的能力,ROE越高,权益资本中每一元钱投入的产出水平则越高,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等“展示实力”的数据相比,ROE则更像是港口企业的“智慧”指数,反映了港口企业赚钱效率。
青岛港的ROE指数在全国港口中拔得头筹,以12.94%位列第一,上港集团与唐山港分别以11.46%与10.84%的成绩成为第二、三名,近年来搭上陆海新通道这一“政策东风”突飞猛进的北部湾港则以10.33%的成绩位列第四,也成为第四个ROE达到10%以上的港口企业。ROE数值排名较后的港口企业,则需要加强经营成本及资金管理,提高资产效能,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