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集卡运力尚待恢复,导致堆存率不断攀升,港区堆场挤压严重;港外堆场受短驳车辆限制,生产能力未能全部释放;港口也出现滞港现象。日前,各大口岸陆续推行进口直提、船边直提、出口直装、抵港直装等模式,进出港货物得到快速提升,有效缓解堆场压力,降低运输成本。
上港
日前,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发布公告表示,对于在上港集团下属码头公司装卸,符合相关口岸通关手续的外贸进出口集装箱货物,经客户申请,在符合码头公司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可开展“进口直提”、“出口直装”模式试点作业。
广州
据了解,近日,广州市商务局也发布了《关于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措施的公告》,公告中表示,为提升口岸物流运转效率,鼓励根据港口条件和企业需求,试点进口货物的“船边直提”,探索推进出口货物的“抵港直装”。
京津冀口岸
北京市人民政府也在《关于深入优化京津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若干措施的公告》表示,推广天津港进口“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模式,鼓励企业应用,全力保障进口货物“船边直提”作业时效。
全国各大港口纷纷推行的“进口直提”、“出口直装”模式究竟是什么?能为港口物流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简单来讲,“进口直提”与“出口直装”就是货物无需存放在堆场,货主可直接安排运输车辆到船边进行装卸。
推行“进口直提”、“出口直装”,其最直接的优势是快速。1月2日凌晨,来自智利的车厘子快线货船首次挂靠蛇口港,在口岸实现“船边直提”,仅用时5分钟,3个货柜、54吨新鲜的车厘子就从船上卸下出闸离开码头,10分钟后到达深圳前海水果堆场,随即配送至全国各地。对于生鲜等对运输时间极为敏感的货物来说,省去了货物在码头落箱的流程,其品质能得到极大的保障。近日,在运输新冠疫情防疫物资时,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也使用了“船边直提”作业模式,将从韩国进口的125万余只口罩直接吊装至运输车辆,实现从货物卸船到运输车辆驶离码头的港口提货作业“零延迟、零等待”。在全国齐力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船边直提”能成为港口装卸带来更多的灵活性与便利性。
对港口而言,“进口直提”、“出口直装”能有效缓解堆场压力。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集卡运力尚待恢复,部分港口出现滞港现象。推行“船边直提”,一定程度上能在已经出现拥堵的情况下减轻港口对堆场的依赖。
此外,“进口直提”与“出口直装”也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缩减了船公司换单、拖车运输的流程之后,随之而来的成本降低对上下游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然而,“进口直提”、“出口直装”也并非灵丹妙药。在体量较大的港口,没有堆场作为中转管控的环节,其对港口的装卸效率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进口直提”、“出口直装”能否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为港口与货主带来积极影响?我们期待来自全球最大港口的“上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