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消息人士称,据报道,中国今年对动力煤进口实施了新的限制,从上个周五开始某些港口已经收紧了对该类货物的报关。
有市场消息称,曹妃甸和日照已经从1月17日开始收紧了报关,这被市场解读为当地港口正在对2020年的进口进行调节。有市场参与者接到当地代理通知称曹妃甸港口的用户不能在其他港口申报进口货物。
然而,消息人士称,这可能不会对进口货物的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然而一名华南贸易商表示,日照港照常运营,在新的进口管制措施中没有看到任何重大变化。
另一位华南贸易商表示,尽管市场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在新年后放宽了进口限制,但实际的通关过程并不十分顺利。他还表示,钦州港和厦门港也有长长的船舶排队等待通关。
中国东南部的一位交易员说,他已与日照港的交易员确认,中国的终端用户没有受到影响。“只有用于工业用途的进口煤炭可能受到影响,”他说。
“现在,随着买家在农历新年前逐渐退出市场,中国可供卸货的船只数量减少了,港口限制的声明可能根本不会影响卸货率,”一家印尼生产商表示。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份我国进口煤炭2078.1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进口动力煤747万吨,与2018年同期持平。2019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29929.6万吨,同比增长10.2%,已超过2018年全年28123.2万吨的煤炭进口量。据卓创资讯分析师任慧云分析,自2018年起,我国煤炭进口恢复平控政策,但201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沿海电厂对进口煤依赖性较强,进口煤数量同比增加明显,平控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我国将进口煤作为稳供应、调价格的重要砝码,采取“有控有进”的动态调控机制。
自2017年开始,我国在国内供需矛盾弱化时,对进口煤出台限制性措施。
“近几年,受煤炭去产能的影响,国内煤炭供给偏紧,煤炭进口量增速较大。出于环保等多种因素考虑,政策对进口总量实施调控措施。”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表示,目前进口煤相关的限制政策由于不可预期性,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进口煤限制政策并无相关文件,导致企业在国际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海关在限制执行中以延长通关时间为主,造成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海关管理的关区和省市之间限额存在差异,使得沿海公共港口辐射的内陆电厂进口遇到较大的困难,部分电厂进口依赖度较高,造成用煤高峰期经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