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国港口目前进入稳定增长期,前10年大幅度增长的好日子已过去,只有通过改革,港口企业才能进一步发展,为国民经济服务。当前港口转型升级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价格体系问题,港口价格严重落后於市场的发展变化,成为港口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学者认为有必要为港口收费进行改革。

     航运交易公报报道,近年来,物价水平快速上涨,油价和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而港口费率10年未作调整,有些费率已经远远低於实际成本。如内贸集装箱港口作业包干费的政府指导价偏低,致使大多数企业出现亏损;不分区域发展水平,对港口收费实行“全国一刀切”的做法,难以适应地区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港口法》实施和港口企业政企分开,多种投资经营主体进入港口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港口价格成为港口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港口行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企业经营困难。

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教授寿建敏表示,港口价格改革的积极意义必须给予肯定。应该注意到经济环境在变化,货主企业也在进行产业转型,对价格的承受和谈判能力都有提高。以前港口是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港口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改革开放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体制类型和经营模式均呈多元化,利益与收费紧密相连,如沿用原来的价格体系,会压抑企业发展,放开市场是明智之举。

     事实上,港口行业对交通运输部的港口体制改革寄予厚望,一位港口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港口收费标准能够取消“一刀切”,建立和完善港口价格监管机制,尽快修订完善港口收费规则,内贸集装箱装卸包干费应与外贸一样采用备案制度。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萍认为,应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差异性,按不同区域制订合理的政府指导价或实行市场价,以适应当地经济、企业发展的需要;对港口收费中仍须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收费项目,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提高相应标准。

     徐萍表示,港口价格是港口企业付出相关服务(包括代政府收取相关行政费用)收取的费用,是港口企业计算船舶、货物和旅客在港口发生的相关费用,是港口企业取得生产及服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港口服务产品价值是港口价格的基础,主要包括在港口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港作机械折旧、修理费、燃物料、堆场维护费用等的支出;港口生产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如工资、奖金、津贴等的支出;港口生产者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港口装卸、堆存的利润、税金等。高效的港口服务可给港口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好的效益。


返回新闻列表
相关文章推荐
巴西达物流查询

中国——巴西全程实时轨迹跟踪

青岛忠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