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巴西经济持续下行。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减速,需求放缓。中巴经贸合作面临挑战,潜力在哪里,新动力源自何方?
“危机往往与机遇同在”,这是巴西中国工商总会会长唐凯千的回答。巴中工商总会有500多家会员,大多为巴西企业,它们对中巴经贸关系的变化极为敏感。
在唐凯千看来,现在正是中国与巴西在投资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最好时机,中巴经贸合作可以在新形势下开拓新领域。中国的企业和银行通过融资方式帮助巴西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和提升设备质量,一方面可以为中巴企业合作找到新的契入点,另一方面还可提升巴西的基础建设水平,增强巴西产品出口竞争力,这是双赢的模式。
习近平主席去年访问拉美时提出促进合作的“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国,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货物贸易发展迅速,联系紧密。现在,如果中巴相互投资能逐步扩大,金融合作紧跟而上,“三大引擎”联动,将创造更多新机遇。
最近,巴西环球新闻网文章指出,巴西正在迎来中国投资的“第三次浪潮”。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中国开始对巴西原材料投资,这被视为“第一次浪潮”。2005年后开始进军工业领域,形成“第二次投资浪潮”。而本次浪潮则聚焦基础设施和能源两大战略领域。基础设施投资一度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将给巴西经济带来新动力。
唐凯千认为,中国与巴西有广泛的投资合作潜力,而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关键。基建不仅与其他产业紧密相关,又是巴西的薄弱环节。以农业为例,巴西是粮食和肉类出口大国,但公路、港口、仓储等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竞争力。他认为,这些方面可以成为中国企业今后投资的重点。巴西产品收益高了,偿还贷款就没有问题,而且可以在更高水平上与中方合作,从而使两国经贸合作进入良性循环。
据巴西全国运输联合会预计,巴西目前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资金近1万亿美元。中国庞大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和对投资巴西极大的兴趣让巴西看到希望,为此,巴中工商联合会专门在北京成立办事处,吸引投资兴建交通基础设施。
在唐凯千看来,巴西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暂时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得以解决。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最近签署了价值3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充分说明中国对巴西经济有足够信心。唐凯千认为,巴西石油储量丰富,能源领域有很大发展潜力,“中国的投融资将为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唐凯千表示,近20年来中国与巴西建立了友好稳定的经贸关系,金融领域的合作将为经贸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巴西伊塔乌银行等已经在对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此外,中国、巴西等国家去年组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日前巴西正式加入亚投行,这将方便双方进一步加强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中国的经济转型也为巴西出口带来了新机遇。唐凯千认为,中国是大宗商品主要市场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出口目的地。新常态下的中国市场,会给高质量产品提供更多发展机会,而巴西有能力提供世界一流的农产品与能源产品。
唐凯千说:“自1986年成立以来,巴西中国工商总会一直致力于为两国企业建立联系、寻找商机。现在两国进入全面促进双边投资的新阶段,只要抓住机遇,中巴经贸合作就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