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运人促请承运人提高运费后,全球航运业有一些起色,但保护主义抬头和运力过剩意味着,未来仍充满变数。当客户告诉供应商他们应该提价时,行业一定出了严重的问题。
但是,这一幕已多次出现在艰难应对供需不平衡的全球航运业。这种失衡正在给航运公司以及依靠它们将货物运往世界各地的企业带来不确定性和扰乱。
追踪集装箱运费的挪威公司Xeneta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贝里隆德(Patrik Berglund)说:“人们正促请航运公司提高价格,以确保自己的货物真的被装运。”
此类请求已变成常态。最近,在由行业出版物《Journal of Commerce》在加州长滩主办的泛太平洋海运会议(Trans-Pacific Maritime Conference)上,霍尼韦尔(Honeywell)运输与物流主管Rob Kusciel对与会代表们表示:“承运人正把价格定在成本以下,这是不可持续的”。
据报道,总部位于香港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现代货柜码头公司(Modern Terminals)首席运营官彼得?莱韦斯克(Peter Levesque)表示,当前的定价模式“乱了套”,航运公司赖以维持经营的运费已经无利可图“至窒息的水平”。
这还不算以下事实:根据Xeneta的数据,过去12个月里,将一个40英尺集装箱从东亚运至南美洲东海岸的平均成本已从500美元涨至3285美元。
的确,2017年伊始出现了一连串应该利好航运业的事态。根据行业组织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新兴市场的经济迅猛增长,1月加速至6.4%。美国及其他发达市场的经济活动正出现起色,导致全球资本支出增加,这意味着对新兴市场出口的需求可能越来越大。中国海关编制的出口经理人指数从一年前的32升至今年1月的41.5。
但过去一年集装箱运费的上涨掩盖了极端的价格波动。根据Xeneta的数据,按短期合同将一个40英尺集装箱(比方说)从上海运至巴西桑托斯的成本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剧烈波动。该图只显示了平均成本:一些托运人称,他们为一个集装箱支付的运费曾经低至50甚至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