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99097亿元,较上年增长6.0%。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透露,去年海洋对外贸易量稳质升。其中,“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大幅增长,汽车运输船新接订单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2.7%”。
据船舶经纪公司克拉克森(Clarksons)研报,2023年,汽车运输船订单继续刷新历史记录,全年订单共80艘合68万CEU。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船厂接单份额稳步提升。2023年,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造船交付量/在手订单量分别占全球 67.2%/52.1%/51.4%,均位居世界第一。
汽车运输船订单大涨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99097亿元,较上年增长6.0%,比国民经济增速高0.8个百分点,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分析指出,海洋领域消费持续恢复向好、海洋领域消费持续恢复向好及海洋对外贸易量稳质升这三大需求拉动了海洋经济量质齐升。
其中,在海洋对外贸易方面,2023年,我国海洋船舶工业的海船完工量、新接海船订单量、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领先,船舶出口到19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5.4%。其中,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大幅增长,汽车运输船新接订单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2.7%。
《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克拉克森研报显示,2023年,汽车运输船订单继续刷新历史记录,全年订单共80艘合68万CEU(标准车位),其中以CEU计73%采用替代燃料方案,如果包括替代燃料预留方案,这一比例将上升至98%。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做“船东”,而中国船企也成为推动汽车运输船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
2023年1月23日,广船国际宣布成功生效2艘比亚迪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订单。今年1月16日,比亚迪首艘汽车滚装船“EXPLORER NO.1(开拓者1号)”首航从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码头出发,装载5449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启程前往欧洲;
其后一天(1月17日),由上汽集团委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上汽安吉申诚号开始首航。该艘滚装船拥有7600车位,且设有新能源汽车封闭专区。据悉,截至目前,上汽旗下安吉物流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自营船队,拥有各类汽车船31艘,并开通东南亚、墨西哥、南美、欧洲等7条国际自营航线。
3月中旬,中国船舶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中信金融租赁公司建造的8600车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PCTC)分段正式开建,这是外高桥造船建造的PCTC首船首个分段。截至目前,外高桥造船手持8600车、9000车和10800车3型PCTC订单达16艘,形成了批量化建造格局。
3月25日,厦船重工建造的一艘75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在厦门下水出坞。这是中远海运旗下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24艘新造船订单中的首制船,预计今年7月交付使用。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桂华介绍,预计到2026年底,该公司将形成30艘专业汽车运输船队规模,实现每年70万辆的运输能力等。
船舶行业景气上行
拿下全球8成以上汽车运输船新接订单的中国船企,其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2023年12月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截至目前,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从船型上看,2023 年中国在高附加值船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中国交付20艘全球最大24000箱超大集装箱船、6艘LNG运输船,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运营等。广船国际办公室高级业务经理彭永桂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中国船舶工业在近年来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供应链产业链日益完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突破,所建造的船舶成本更加自主可控,船舶质量和建造周期都能够得到保证。
从单个船企来看,据克拉克森统计,2023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共有17家造船厂,在手订单630艘船,共计2223.3万CGT(船舶修正总吨),位列全球第一;扬子江船业集团旗下有4家造船厂,在手订单193艘船,共计629.1万CGT,排名第五。此外,还有中远海运重工、招商局工业集团、新世纪造船等共5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在手订单量前10强。
近期,已有多家房企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或年度业绩报告。
其中,2023年,扬子江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16.5%至241亿元人民币,毛利同比增长69.2%达到54亿元,净利润亦上升57%至41亿元人民币;新接订单方面,2023年扬子江集团全年新接订单共97艘,价值70.5亿美元;中国船舶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该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预计在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1%—1762%。
记者看到,对于2024年中国船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业内保持了颇为乐观的看法。克拉克森研究预测,2024年,新造船市场全年订单量或将保持2023年的相同水平。新签订单中,燃料转换型订单也将保持强劲趋势,新订单将更多转向油轮与散货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则表示,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放缓,将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世界航运和新造船市场可能有所回落。不过,“中国船企手持订单充足,产能利用情况良好,综合来看,2024年CCI(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波动。”
各地也对船舶工业的发展也颇为重视。截至2024年3月19日,中国8个省份公布了2024年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25个船舶行业相关项目。例如,江苏与浙江省分别发布7个与6个项目,注重船舶设计、制造及技术创新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船舶业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部分国家的警惕。例如,今年3月初,5家美国工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递交请愿书,要求对中国涉嫌在海事物流和造船行业的“不公平”政策和做法展开调查。请愿书敦促拜登政府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费,并利用征收的费用设立基金来振兴美国造船业。业内认为,如果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增收港口费,将直接拉高船东公司的相关成本,这将影响船东在中国船厂的造船意愿,进而推高全球造船成本与航运成本,损害全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