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消息,船舶经纪公司Allied Shipbroking在其最新的周报中表示:“在欧洲和亚洲感受到能源的严重短缺之际,煤炭再次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在全球大多数经济体的能源结 构中扩大了其存在。 今年年初,多数能源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走高,乌克兰的局势以及随后不断升级的制裁只会加剧供需平衡,促使欧洲和亚洲的发电厂争相确保未来的煤炭运输。 ”
据Allied的分析师George Lazaridis称:“我们已经开始看到欧洲的煤炭进口增长了10%-20%,同时考虑到在欧洲重启燃煤发电厂作为应对俄罗斯天然气流量下降的应急措施,煤炭进口的这一趋势可能会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继续并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亚洲大部分地区也在努力应对电力需求大幅增加的问题,中国在初夏热浪席卷全国之际,正努力满足创纪录的用电量。所有这些都已在航运市场显示出有利的一面,作为进口激增的一部分,干散货船的运价得到了新的支持。”
图源: Allied Shipbroking
Allied的分析师同时指出,过去一个月,不同船型的干散货船运价可能有所下降,但由于煤炭贸易的改善,这种下降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大西洋航线一直是主要的受益者之一,因为煤炭运输很大程度上依靠海岬型散货船,这部分需求可以很好的填补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留下的缺口。然而,考虑到这还不足以彻底扭转市场目前的下行趋势,它确实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蓬勃发展的动力煤贸易本身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大宗市场的周期运转?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能源市场紧缩”期间,之前的碳排放承诺很可能已经被搁置,但考虑到依赖一种大宗商品的风险仍然普遍存在,这意味着即使是最近的牛市也已经到了周期性高点。目前的情况来看,蓬勃发展的动力煤贸易很可能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继续发挥强劲的积极作用。就海岬型散货船市场而言,面临的不平衡更为深刻。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在暴跌,而全球GDP增长今年有望面临进一步挫折,钢铁行业将继续抑制生产,使铁矿石和冶金煤贸易流保持在缓慢的速度。
图源: Allied Shipbroking
报告中写到:“与此同时,推动动力煤贸易的因素,也是打击其他所有工业干散货大宗商品的主要因素。能源价格高企所带来的通胀压力,即使不使许多经济体陷入长期的滞胀状态,也很可能是导致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关键因素。如果各国央行和政府不迅速采取行动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货运市场将缺乏支撑来维持运价。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有意义的行动来扭转局面。我们的希望是,这种现状不会持续太久,政治家和银行家们应尽早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