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的交通运输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公路、铁路、海湾大桥、海底隧道、轨道交通、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港口建设成功转型升级,国内最先进的国际机场即将转场运营,一个由铁路、公路、水路、轨道、航空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为促进青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铁路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1949年,青岛铁路客、货运量分别为327万人、386万吨,到1978年,青岛铁路客、货运量较1949年分别增长507%和656%。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至济南的旅客列车需要12个小时左右,1998年,客车时速由过去每小时6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青岛至济南旅客列车只需3.59小时。2007年,胶济线提速改造达到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时速200公里最高目标值,跨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2018年,全市累计完成铁路货运量6280万吨,较2014年增长12.9%;完成铁路客运量3455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50.1%。目前,青岛到北京最短时长2小时58分钟,到济南最短时长1小时39分钟。“济青一小时经济圈”和“半岛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


地铁建设打通区域发展“经脉”


地铁建设在青岛城市交通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修建地铁的设想最初于1987年提出,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地铁路网规划逐渐形成“一环四线、三城三网、网间互联”的轨道交通规划基本理念。


党的十八大后,青岛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快车道。2016年,地铁3号线全线正式通车标志着青岛正式驶入“地铁时代”。2018年,是我市轨道交通高水平运营、高强度建设、超常规发展的关键之年。到2018年末,实现4条地铁线网运营,全市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度169公里,其中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1公里;开行地铁32.98万列次,较2017年增长177%;总运营里程914.96万公里,较2017年增长213%;总客运量15294万人次,日均客运量41.9万人次,较2017年增长132.7%,日均客运量整体呈逐月增长趋势。


统筹整合向世界一流海港迈进


青岛港口开埠于1892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青岛港的疏浚、修复,逐渐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青岛港逐渐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区域性航运与物流中心,成为联通“一带一路”的重要港口枢纽。到2018年末,青岛港形成了包括大港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等,陆域总面积近90平方公里的港区;建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2.3万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22.7万吨级邮轮的邮轮专用码头;航线数量达到165条,航线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18年,青岛港吞吐量5.42亿吨,是1978年的26倍,集装箱吞吐量1932万标箱,是1996年的23.8倍。2018年,全国港口吞吐量排名中,青岛港居第五位;在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中,青岛港居第六位。


机场升级换代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民用航空曾多次通航,但未能发展起来。1958年,中国民用航空青岛站组建,由于客、货源严重不足、航空煤油紧缺等原因几经停航复航。1982年海军流亭机场建站复航。到1990年末,青岛民航共有航线18条,通航城市由1982年开航时的5个发展到20个国内大中城市,初步形成以青岛面向全国辐射的航空网络。2007年,流亭机场经过三期改扩建后,等级提升为4E级。到2018年末,青岛机场拥有航线数192条,其中国内航线16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2条,全年新开航线37条,期末通航城市125座,客、货吞吐量均居全国千万级机场排名第15位。2011年青岛启动胶东国际机场项目,2015年底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这将是山东首个4F等级的国际一流机场。2019年年底新机场即将转场运行,标志着我市在构筑立体大交通网络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青岛新机场将力争建成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也将成为山东省唯一的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青岛货代公司哪家好?

返回新闻列表
相关文章推荐
巴西达物流查询

中国——巴西全程实时轨迹跟踪

青岛忠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忠进